鲵最珍贵娃娃鱼电子商务中心                             全国免费热线:400-0744-117
 

大鲵的进化过程

发表时间:2019-09-29 12:06


    


从形态解剖学方面对中国大鲵的骨骼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和胚胎发育作进一步的研究,并利用已有研究资料对有尾两栖类动物各个系统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以便能更加准确地了解中国大鲵在有尾两栖类中的系统演化地位。

世上最早的化石出土于中国内蒙古,距今约1.65亿年。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之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的国宝之一。新华社华盛顿2018年5月21日电: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俗称“娃娃鱼”的濒危物种中国大鲵并非一个种,可能存在5-8个种。

娃娃鱼是现存两栖动物当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中国大鲵在形态结构上具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保留了很多在进化过程中的痕迹。中国大鲵骨骼系统中的原始特征包括犁骨齿列的“ω”状圆弧形,保留相当完整的麦氏软骨,脊椎骨属双凹形,荐椎分化尚不明显,肩带和腰带多软骨,髂骨与荐肋连接位置不固定,且通过软骨相连,这决定了其后肢对身体的支持作用仍很有限。中国大鲵的附肢骨也表现出这种过渡类型的原始性,如其后肢的体位更加类似于鱼类,后肢向后伸展,且在间有蹼,适应在水中游动,四肢在水中的使用多于在陆地上。



分享到: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留言
回到顶部